(通讯员:鲍新月)为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视野,近日艺术与设计学院郭慧霞书记带队,携辅导员赵亚龄老师、工业设计系师生一行走进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围绕“AI+产业”创新实践与设计人才培养展开交流。本次活动以“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合作共育人”为主题,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路径,为设计学子锚定未来职业方向。
一、AI展厅:触摸“科技向实”的设计温度
展厅以“AI赋能千行百业”为主线,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办公、汽车等领域的“AI+”深度应用场景。
AI+教育:设计的人本关怀
智能批改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作文多维评价,教育机器人“小飞”的拟人化交互界面引发学生热议。“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以人性化设计辅助个性化教学。”展厅讲解员介绍道。
AI+医疗:科技与生命的共生设计
医考辅诊系统的可视化决策流程、便携式超声设备的极简操作界面,展现了医疗AI产品“功能精准”与“用户体验”的平衡逻辑,为健康设计赛道提供新思路。
AI+汽车:设计助力“智造”出海
在智能座舱展区,搭载讯飞语音交互算法的国产车规级芯片“芯驰”引发师生关注。该芯片以低功耗、高算力特性对标国际主流芯片“高通”,已在国内某头部车企新款电动车上量产落地。


二、校企对话:AI时代的设计人才培养新坐标
在交流环节,翁春萌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人工智能深度渗透产业的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如何调整课程或者教育结构?”一场“AI实时答辩”的对话诞生,讲解员将问题通过语音输入至“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短短3秒后,AI基于海量行业数据与教育案例生成结构化回答,为设计教育提供“技术-艺术-商业”三维知识图谱。
郭慧霞书记则与科大讯飞湖北大区高教高级客户经理张理,就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产教融合、实践创新等方面与企业进行交流,共商院企联合育人建设新模式;希望同学们以今日所见为起点,既深耕专业,更拓宽技术视野,成为服务于产业创新的“π型人才”。
三、学生手记:站在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路口
“过去认为AI是冰冷的工具,但今天看到方言保护系统中的文化温度、儿童陪伴学习机的情感化设计,才理解技术需要设计来‘翻译’人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覃梓阳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此次交流是该院“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之一,是学校强化校企衔接、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力举措。本次访企活动不仅为设计学子揭开了AI产业化的现实图景,更搭建起校企资源对接的桥梁。据悉,学院将继续与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深化联动,通过持续参访、项目研学等形式,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以产教融合新模式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