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产业专家把脉学子毕设 “真题实做”迸发创新火花

发布时间:2025-03-2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朱梦寒 陈雨欣)当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面对真实产业命题,会迸发怎样的创新火花?3月25日,我院70207工业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设中期答辩——福建省竹产业政策重要参与者、研究院核心专家赵亿以“创业导师”身份进驻课堂,与工业设计系师生展开深度对话,将产业最前线的创新密码注入教学实践。福建省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与D+M小镇的设计专家团队,工业设计系系主任艾险峰、翁春萌副教授及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与。

赵亿以“中国竹乡”福建南平为案例,系统解读国家“以竹代塑”战略。通过展示竹材各种特性数据,揭示竹产业升级的战略价值。结合十年产业实践经验,专家团队现场解读竹技术研发成果、场景应用与创新产品应用等,完整呈现竹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技术图谱与商业逻辑。

针对“竹制智慧家居电器”“竹制家用健身产品”等毕设选题,赵亿以“政策契合度-技术可行性-市场精准度”三维评估标准就毕业生们的前期设计方案展开点评。专家组提问直击设计底层逻辑,如目标用户和痛点的准确性,强调用户体验的各个层面,提出了产品结构、功能、外观等方面的宝贵建议。产品设计2101班卢雨晨同学表示:“专家们的指导让我突破造型创意的局限,对生产工艺适配性等问题有了更多的实感。”

据悉,本次校企联合指导是我院“真题实做”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此前,亦有企业、独立设计师纷纷走进校园为毕业生们的设计把脉。来自企业的命题不仅提升选题的市场时效性,更通过真实场景构建强化设计的商业价值转化能力。专家对产品底层逻辑的严格把控,特别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用户需求验证,有效推动学生建立系统性设计思维。未来学院考虑建立“企业导师资源库+定期交流机制”,构建校企互补的教学生态,使学术严谨性与工程实践性形成合力。


上一条:【艺术学院】宣讲传递西部情 青春奔赴基层行 下一条:【艺术学院】艺海探微启新程 知行合一铸华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