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普通话同青春携手 支教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1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朱梦寒 聂思懿)为加大乡村地区对普通话的推广力度,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将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7月9日,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上津镇高扁小学开设了一堂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特色课堂,由实践团队成员唐瑞擎、聂思懿主讲。

课程伊始,唐瑞擎用一则小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说好普通话对于沟通的重要性,随后讲到到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是我们民族的象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同时也能解决因为各地方言不同导致沟通不畅的问题。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唐瑞擎用他的家乡话——山西话念了一遍绕口令,滑稽的语言引得哄堂大笑。他让小朋友试着用普通话说绕口令,平翘舌、鼻边音的绕口令难住了许多小朋友。唐瑞擎还邀请小朋友们一起用普通话朗读《祖国妈妈》、《我的祖国》,感恩祖国。

为提高课堂活跃行,聂思懿以“我家的菜园”为主题,邀请小朋友们玩接词游戏“菜园里面有什么?”,来说一说、练一练普通话。一轮游戏过后聂思懿加大难度,要求小朋友们不仅要说出蔬果的名字还要描述它的颜色和形状。

“我们先取一块红色的粘土,搓圆然后略微压扁,再拿一点绿色的粘土做叶子和茎。”聂思懿给小朋友们讲解了如何用粘土制作西红柿,小朋友们也跟随着课件上的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捏制。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推广普通话的课程接近尾声了,小朋友们高举自己制作的粘土作品和老师一起合影。

课后,学生陈胜辉拿着捏制的蔬果高兴的说:“今天这门课让我明白了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应当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课堂上的粘土制作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


上一条:【艺术学院】助推廉洁风气 擘画美丽乡镇 下一条:【艺术学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筑牢基础思想防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