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解开汉字的密码 对话千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2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陈思臻)726日,武汉市江夏区凤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内书香弥漫。我院“清风如约至 艺美乡村行”社会实践队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趣味汉字拆分与文字演变”。当古老汉字遇见童真智慧,方寸笔墨间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课堂伊始,实践队员陈思臻、姚杜、李雨涵化身“学业助力官”,为孩子们提供暑期作业精准辅导。“老师,这道题怎么做?”稚嫩的提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争相举手求解。志愿者耐心讲解的身影穿梭于课桌间,笔尖沙沙作响,思维火花迸发。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不仅高效完成任务,更超额达成当日学习目标,为后续的文化探索注满能量。

当作业本轻轻合上,一部汉字演变的史诗在投影屏上徐徐展开。陈思臻以生动图文,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长廊:从殷商甲骨的神秘刻痕、西周青铜的金文庄重,到秦代小篆的规整统一、汉代隶书的波磔舒展,最终定格于方正典雅的楷书。当陈老师在白板上画出“日”、“月”等字的甲骨文形态时,孩子们眼中闪动着发现宝藏的光芒。“原来字是这样变出来的!”鲍辰熙小朋友兴奋地表示,“这些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文字演变的脉络清晰后,课堂进入妙趣横生的汉字拆解工坊。陈老师阐释汉字“以形表意”的智慧精髓,通过“里=田+土”、“金=人+土+丶”(象形覆盖物)、“桌=木+卓”(高而平的木器)、“果=田+木”(树上结的籽实)等生动拆解,将抽象字义化作具象图画。孩子们瞬间化身“汉字侦探”,争先恐后解析构造奥秘。“太神奇了!”余紫萱小朋友举着自己的拆字笔记惊叹,“每个字都像在讲故事,再也不会写‘错别字’了!”

夕阳为教室外镀上金边,室内仍回荡着拆解汉字的欢快讨论。实践队员们以笔墨为舟,游戏作桨,在凤凰社区孩子的心湖中荡开层层文化涟漪。这些今日在田字格间跃动的方块字,终将成为支撑他们文化自信的坚实基柱,让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生不息。


上一条:【艺术学院】定格实践瞬间显担当 表彰先进力量再出发 下一条:【艺术学院】艺术教育润童心 禁毒宣教筑盾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