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石晓妍)7月24日,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景德镇陶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院实践基地,以“溯源陶瓷文化、学习传统技艺”为主题开展实地考察学习。此次研学旨在让队员近距离感受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掌握传统制瓷技艺核心,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知。
实践基地内,研究院导师首先带领团队参观陶瓷文化馆藏馆。展柜中,从宋代的影青釉瓷、元代的青花梅瓶,到明清的粉彩瓷盘,一件件珍贵的陶瓷文物串联起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脉络。“景德镇陶瓷之所以能享誉世界,关键在于对‘匠心’的坚守——从选料、拉坯到施釉、烧制,每一步都有严苛的标准。”导师结合文物细节,讲解不同朝代陶瓷的工艺特点与文化内涵,队员们不时驻足记录,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体会传统陶瓷的魅力。
随后,团队前往传统制瓷技艺工坊,沉浸式学习核心技艺。在拉坯车间,师傅演示如何将瓷土置于轮盘,通过双手力度的把控,让瓷土逐渐塑形为碗、瓶等器型。队员们轮番尝试,起初瓷土在手中难以驯服,经师傅手把手指导“掌心贴紧坯体、匀速转动轮盘”,逐渐掌握技巧。“看似简单的拉坯,实则需要手、眼、心的高度配合,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器型完整。”队员王宇在实践后感慨,这让他真正理解了“慢工出细活”的匠心。
在施釉与烧制环节,导师详细介绍“蘸釉”“荡釉”等传统施釉方法,以及柴窑、气窑烧制的温度控制差异。团队还观摩了师傅为青花瓷施釉的过程——毛笔蘸取釉料,沿着青花纹样细细涂抹,确保釉色均匀覆盖。“每一道工序都是对传统的延续,少一步都不行。”导师的话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陶瓷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对文化初心的坚守。
研学尾声,团队与研究院非遗传承人开展座谈。传承人分享自己数十年坚守制瓷一线的经历,鼓励队员们“既要读懂陶瓷的历史,更要扛起传承的责任”。队员李萌表示:“这次考察让我从‘听说陶瓷’变成‘触摸陶瓷’,未来我会把所学分享给更多人,让传统陶瓷文化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