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睿妍 贾恬夏 钱湘雯)7月8日,我院“清风如约至,艺美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高扁小学五年级开设漆扇制作课程。志愿者曾梦千、曹睿妍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让学生深入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漆扇制作的技艺与文化内涵。
曾梦千向学生们解析漆扇历史渊源,说明传统大漆与现代替代材料的工艺差异,重点演示水转成纹的技术原理。讲解的同时,她向学生们做出示范,在水桶中滴入红、蓝、金三色丙烯颜料,持空白扇骨旋转浸染,就可以制作出仿古漆扇纹理。“在展示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小朋友们在下面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对这些传统文化真的很好奇。”曾梦千说道。
实践环节,曾梦千为每一位学生下发制作材料,其中包括扇骨、颜料、防护手套等。学生分组操作:调配颜料溶液浓度、控制扇骨入水角度、调整旋转速度形成纹样,遇到困难的学生,也在老师和同伴的协助下完成了作品。
“我第一次做实体的漆扇,”五年级的袁秀萍说道,“之前只在网上看到过,自从听说老师要给我们上漆扇课,我就一直很期待!”五年级的商卢红说:“拿到自己做的漆扇,我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希望以后还能多上一些这种课!”
谈及上课初衷,曾梦千表示:“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漆扇借互联网广泛传播,我们实践团将它带进乡村校园,让乡村学生感受非遗、了解文化,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带来有温度的文化体验。”她提出,如果有机会,将会带领学生进行更多类似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